近年来,宿迁市委编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科学统筹配置机构编制资源,化解教师编制结构性和区域性缺编矛盾,进一步扩大优质公益服资源覆盖面,全力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全面调研教师配备,为教育发展“精准把脉”。宿迁市委编办深刻领会省、市教育大会精神,由办分管领导带头,抽调业务处室骨干组成调研小组深入基层教育一线,采用现场核查、实地座谈、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全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全面调研摸底,详细掌握学校布局、现有班级数、在校学生数、教师编制、现有教师配备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充分与学校领导、部分教师代表面对面交流,听取机构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切实把真实情况搞清楚、弄明白。
二是加大统筹调整力度,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针对目前部分县(区)中小学因教育事业发展、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造成编制紧缺问题,在县(区)范围内实行“县(区)管校聘”,建立教师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兼顾、动态调整”机制,将教师编制资源向编制紧缺学校倾斜,用于招聘紧缺学科教师,激发了基础教育发展活力,如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调剂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77名,用于补充中心城区中小学教师。同时,在市各功能区中小学探索实行“基本编制+统筹编制”管理模式,以中小学教师编制国家标准为基本编制,对现有教师编制未达基本编制的地区,由市里下达统筹编制予以保障。如2021年市洋河新区设立公办初中,由市下达统筹编制96名,用于保障学校教学需要。
三是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为教育发展“激发活力”。不再将一般性教学辅助和工勤岗位纳入编制管理,逐步压缩非教学人员所占编制,现有在编人员退出后,空出编制只用于招聘补充优秀、骨干专业教师,提高专任教师比例。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公办幼儿园和技师技工类院校,积极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以“标准核定、备案管理、岗位设置、分类聘用”的原则推行人员编制备案管理。探索备案人员入编“通道”,将备案人员队伍变为“人才储备池”。
四是保障教师用编需求,为教育发展“储蓄能量”。坚持控总量、调结构、优质量,着眼全市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用编机制,针对生源变化、教师退休、学科配套等情况,提前半年统筹安排中小学校教师用编计划,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储备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