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委编办以承办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课题研究和省级信用等级评价试点为契机,通过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打造智能评价模式、树立有效监管“标尺”,持续推动事业单位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精准化、科学化。7月,被全国唯一一家以信用建设宣传为主的国家级期刊《中国信用》专刊推介。
一是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为破解信用评价指标中公益性指标难以衡量、操作难以量化的困境,宿迁市委编办选取教育领域开展研究,构建涵盖学前、义务和高中教育的公益指标体系和第三方评估指标框架,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筑牢分级分类监管的基础。
二是打造智能评价模式。率先全国引入大数据技术,与九次方大数据集团合作开发宿迁市大数据监管平台,将评价指标转换成“大数据模型”。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通过网络问卷、数据化台账和对接系统获取评价数据,实现了事前预判,事中纠偏,事后评价。平台预留科技、文化、卫生等端口,具备向其他领域及地区复制的示范性,具有全国推广价值。
三是树立有效监管“标尺”。连续5年对全市事业单位开展信用等级评价工作,评价结果通过网站向社会公布,推送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监管数据公开共享。建立联动监管机制,评价结果与全市高质量考核、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监督检查、异常名录管理等挂钩。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等级实施差别化监管,通过联合奖惩实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事业单位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